影片展示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彼此施加的暴虐、残忍、凌辱,他们忍受着,甚至埋在内心里。该片的人物都是一幅幅罕见的夸张到病态程度的漫画。一个变态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及古怪家庭的一出超现实的暴力和尖锐之作。(kavkalu)
马格兰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在她第二次怀孕,快当母亲的时间里,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生完孩子后,马格兰的情绪日益失去控制,甚至出现了自杀倾向,大夫告诉马格兰的丈夫,她可能患了精神分裂症。为了减轻痛苦,马格兰开始转向镇定药和酒精……
1977年,一个商人被绑架后又被谋杀,杀他的是左翼的称为RAF的恐怖分子Armee Fraktion(红色帮派),他们绑架商人是为了试图以交换他们被抓的领导人。当诱拐的努力和一次劫持飞机相继努力失败后,RAF的3位非常杰出的领导人,安德烈亚斯巴德,古德兰·恩斯林和吉恩·卡尔泪谱,全部在监狱自杀。这3人实际上是被政府授命谋杀的。
屈丝特婆婆已经步入老年,孤寂而沮丧的心很渴望关怀与温情,但从自己软弱的儿子及媳妇那里,什么也得不到,女儿也忙于应付自己的事业和爱情,丝毫不顾及老人的内心需要。 偶然的机会,屈丝特婆婆得到了两个富有的中年人的友谊。在一家报社做发行主管的提曼先生和提曼夫人号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并对屈丝特婆婆保证说会运用他们的报纸为她的丈夫恢复名誉。 出于感激,屈丝特婆婆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个政治派系,积极配合他们的宣传活动。但不久,屈丝特婆婆发现,自己其实是被利用的宣传工具而已。愤怒之下,屈丝特婆婆又毅然和
上世纪30年代,一家德国巧克力厂的老板是俄国人,面对婚姻和事业双重触礁,万念俱灰。他幻想脱离自己的生活,如同灵魂出窍似的从旁观察自己。当他看到一个街头流浪汉时,那人在他眼里跟他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为了“互换身份”,他杀死了对方。 本片跟法斯宾德其他作品有很大差异,他采用了知名编剧的剧本,而且还是改编自纳博科夫的小说。精彩对白似乎集中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影片大胆、俗气,曾遭到广泛的恶评。
德国慕尼黑,丈夫克里斯特告别了妻子亚丽安娜(Margit Carstensen 饰)与瘸腿女儿安吉拉(Andrea Schober 饰),赴奥斯陆公干,但他在半路中转,约会了情人并将其带到自己的乡间别墅。但他意外发现亚丽安娜与情人——自己的助手早已抵达别墅偷情,四人很快在尴尬的气氛中回过神来,坐到了一张桌子上享用晚餐。负责照料别墅的卡斯特与加百列母子注视着四人,内心各有不同的触动。当天夜里,安吉拉在保姆的陪伴下亦抵达别墅,她的出现让亚丽安娜为其腿疾绷紧的神经再次拉紧,气氛一时僵硬。 第二天夜里,
影片讲的是,忠厚本分的年轻人皮特是个泥瓦匠,他十分孝顺父母,还亲自为他们造了一所房子。然而父母对他的态度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好转。之后,他遇上了心爱的女人艾瑞卡。他们一起搬到了慕尼黑,然而,生活的重压,金钱上的困窘却让皮特这个年轻人渐渐改变,最终沦为了阶下囚,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妻子爱他…… 该片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莱纳尔·沃纳尔·法斯宾德的最佳电影代表作。